为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适逢中国药科大学建校89周年之际,11月9日,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主办的“水韵江苏 精彩非遗”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圆满举行。活动以“萃千载匠心,传非遗华韵”为主题,搭建起集展示、沉浸式体验、专家访谈于一体的非遗平台,让师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深化文化认知,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活动现场经过精心规划,将非遗瑰宝集中陈列,有苏绣(无锡精微绣)、制扇技艺、徐州香包、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脂粉制作技艺(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中医蜂针、金陵竹刻、南京面塑、老虎鞋等非遗项目。每个展位前,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精湛技艺,指尖流转间,尽显千年匠心。师生们踊跃参与,或驻足聆听传承人讲解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或与传承人交流技艺细节,或亲手尝试制作非遗作品,在一针一线、一捏一塑中,真切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热闹非凡的非遗展示和沉浸式体验,本次活动还在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博文报告厅打造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化温度的微访谈,以“萃取与凝练:匠心对话”为主题,邀请了非遗领域的重量级嘉宾,苏绣(无锡精微绣)、制扇技艺、徐州香包、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四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红育、邢伟中、井秋红,葛韬,围绕“非遗传承的当代挑战与创新路径”“非遗与高校文化育人的双向奔赴”两大核心议题,开启了一场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深度交流。访谈中,传承人结合自身数十年的坚守与探索,既剖析了当代非遗传承的现实困境,也分享了令人振奋的创新实践。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师生积极提问交流。传承人的匠心故事与独到见解,与学子青春视角碰撞出思想火花,让“匠心”精神深度浸润青年心田。
本次“水韵江苏 精彩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更是对青年学生成长的赋能与滋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升级。当越来越多的师生爱上非遗、传承非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将更加牢固,文明的薪火将在青春校园中永续传递,为民族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

体验现场一

体验现场二

论坛现场


